正文 藏明 — 第16节

夏启微微点点头,一时都默然,半晌才听夏启又道,“各处的线报昨日送来了,我细细看过,虽不十分准确,也还是有几分可信的。如今大哥在梁城,手中兵马大概三万,三弟去岁封了卢安候,兵马两万总是有的,况且那里富饶,想要再招兵买马也容易。柳夫人的幼子虽才三岁,只怕也已经开始筹谋了,听说上个月,还以同乡为由,请了聂远录的胞妹进宫赏花。“

“太尉?”

”此人绝不是池中之物,他母亲原是都中的一位歌姬,聂夫人去世以后,他才被接回聂府,一直也不太受重视。三年前,我们离京时,他还不过是执金吾,如今已是太尉了。“夏启说到此处,伸手倒了两杯茶,“聂远录城府颇深,柳夫人这主意只怕打差了。“

姚恪接过夏启递来的茶,思忖片刻道,“咱们手中能用的兵马四万二千有余,粮草也足够,虽然地势上离京都太远,但若真的想......,也不是没有胜算,殿下安心吧。“

“有你在,我自然安心。”夏启拍拍他的手臂,温声道,“和你说这些,只是觉得你应该知道。再难的日子,也挨过来了,没什么可怕的。如今,便只是静待时机了。”

姚恪也朝他笑一笑,两人都没再说什么,静静地靠着喝茶。

到街上的打更声传来,姚恪才道,“五更天了,殿下,我得走了。”

“嗯。”夏启应了一声,起身去取了自己的披风来,交给姚恪,“一路小心。”

“殿下也多保重。”

姚恪推了门出去,到了木廊尽头,没忍住回头看了一眼。

夏启仍立在门边,屋内透出的烛火将他影子拖得很长,他见姚恪回过头,便也笑了。

木廊外种着成片的玉兰,风一吹,花瓣悠悠地落下。他们这样在廊上立了片刻,夏启倒像是想起了什么,快步走到姚恪面前,从怀里取出一块玉佩,弯腰给姚恪系上。

“这是母后当年的陪嫁。”他轻声道,“一直想找个合适的时间给你,又觉得此刻便很适宜了。”

“博物馆送来的检验报告最后两页你看了吗?”傅宁辞忽然问容炀道。

容炀摇头,他只看了死因那一部分。

“最后两页是姚恪陪葬品的照片,剑你已经看见了。还有一枚玉佩.....“傅宁辞顿了顿才说,”就是这个。“

夏启已经替姚恪系好了玉佩,往后退了一步,“很好。”

姚恪并不看他的脸,只是低头看着那枚玉佩。

夏启看不清他的神色,半晌道,“不喜欢?”

“我只是在想,我这把剑,却是没有办法给殿下了。”姚恪仍然垂着头,声音也不高。

夏启失笑,正要开口,却又听姚恪道,“但我握着它,是为了殿下。”

夏启一愣,回过神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发,”我明白。“

傅宁辞看着白雾映照出的画面上仍然微笑着的两人,忽然觉得满嘴的苦涩,轻轻呼了口气说,“陪嫁变陪葬,真是讽刺。“

※※※※※※※※※※※※※※※※※※※※

1: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

第20章

时机比预想的来得更快,姚恪那夜离开半年之后,祈襄王忽然暴毙,说原本只是纵马时跌了一跤,太医看过,都说不碍事。谁知夜里高烧起来,没过两日竟然殡西了。

这消息实在来得突然,夏启原本因为宋宜之事,对这个父亲再无半分情谊,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一直在等待他的死讯,乍一听闻,也不免有些戚戚之感。

只是时间紧迫,倒也不允许他过多悲戚。王位空而未决,襄王头七未过,各皇子便纷纷自封地发兵,夏启一方也由姚恪领军,从亓州向阔别三年多的京都进发。

如果不是因为预先知道了结果,单从此刻看,傅宁辞并不认为夏启优势有多大。他兵马的确是最多,但亓州地势委实偏远,路又崎岖难行,一路行军,将士已有不少损伤。不过,幸好还有姚恪,他本就是将门出生,于领兵作战上颇有天分,又勤勉刻苦,熟读兵书,哪怕形式并不算有利,几番交战也都能险胜,替夏启拿下了几座城池。

三月过去,几只军队都渐渐靠近腹地一带,各自在占了些城池,也已交战多次,战势一度胶着起来。很快便到了芒种时节,原本该稻荷飘香之地,却是满目疮痍。将士难耐暑热,士气都低迷,各方也都按兵不动,一时间竟然呈现出了一种诡异的平和状态。

傅宁辞的注意力并不在这里,而是一直留意着聂远录的动向。从夏启与姚恪的言谈中,聂远录已经控制了都城的军队,就连姚恪两个叔叔原本掌的兵,也都被接管到了他的麾下。但他既没有自立为王的意思,也并没有借着夏启幼弟的名义出兵,反倒以确保殿下平安为由,实则将柳夫人与其子等都软禁在宫中,又将手中士兵驻扎在京都二十里之外,颇有些坐山观虎斗的架势。

夏启取出信纸,将鸽子从窗户放了出去。

“如何?”

夏启摇头,“咱们的人没见,大哥和三弟的人也没见。”

姚恪将手中的羊皮地图放下,“聂大人想来不会拥兵自重。”

“他就算是想,现在也不是时候。”夏启挽着袖子,引了灯台上的火将信纸烧掉,“如今我兄弟相争,不管鹿死谁手,这天下终究还是夏家的天下。若是他扶了我幼弟上位,只怕千里河山便得换了姓了,这于我倒不是最要紧的事......“

“殿下。”姚恪叫他一声。

“又没有旁人在。”夏启安抚地冲他一笑,又道,”大哥三弟只怕是忍不了的,有道是,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柳夫人算盘打得不好,不知轻重,聂远录却是聪明人。“

纵然夏启轻描淡写,姚恪走到一旁仍然将窗户仔细关上,“殿下心有芥蒂,但刚刚的话要是传出去,总是不好。”

夏启原本有些好笑地看他动作,见他神色如此郑重,也知他忧心,收敛了神色温声道,“我不说便是了。”

姚恪看他一眼,又问,“那依殿下看,他如今全都闭门不见,是想做何打算。“

“左右还在权衡罢了,只怕也不会拖太久。”夏启靠着木椅,撑着头道,“要是我们三人中,有哪两方等不及先联合了,他也就无戏可唱了。“

”殿下头疼?“姚恪见他皱着眉,站到他身后,替他按着百会穴。

“夜里没睡好,不碍事。”夏启反手握住姚恪的手,摸索着他指上的硬茧,“还有二十日就要立秋了。”

他说了这一句,没有再说旁的,半阖着眼睛,倒像是睡着了,只是仍然紧紧握着姚恪的手。

姚恪在他身边坐下,半晌也还是那一句话,“千难万险,我总是和殿下站在一起的。”

夏启轻轻应了一声,靠着他的肩,倒是真的睡着了。

又过了十来日,姚恪正在城外军营中整顿军士,忽然便有夏启的随从来,说夏启要见他,请他即刻去。

姚恪素日都是宿在军营中,隔个几日再回城中见夏启,将诸事回禀商议。如今,忽然见有人来请,不禁疑惑,问,“可是殿下出什么事了?“

“奴才也不知,将军还是先去吧。“

姚恪翻身上马,正欲走,又想起一事,“今日可有什么人去见过殿下?”

“今日似乎没有。”来人想一想道,“前几日倒是往来不断。”

“是些什么人?”姚恪见他摇头,又改口问,“什么时候开始的?”

那人知道姚恪与夏启最是亲厚,丝毫也不敢得罪,一五一十道,“似乎是五日前,与殿下一直谈到子时末才离开。“

姚恪面色倒凝重下来,愣了片刻,终是一拉缰绳,朝入城的方向去了。

入城时天已擦黑,等到了夏启暂居的府邸,已经能看见天边的零稀的几颗星星。

姚恪推了门进去,廊外还有灯笼挂着,屋内却是漆黑一片,他立了片刻待眼睛适应了黑暗,才看见窗户边有个欣长的人影。

“殿下怎么不点灯?”

“子恒。”夏启转过身,唤了一声他的字,却又不开口了。

姚恪顿了一瞬,先在桌上寻火折子点了灯,豆黄的烛火亮起,才转过头去看夏启,夏启却也正怔怔地看着他。

“殿下,怎么了?”

夏启垂下眼帘,“你先坐。”

说着,自己也在案几边坐了,伸手先倒了杯茶。

姚恪见那茶水并无一丝热气,颜色又极深,便道,”殿下用过晚膳了没有?喝这样浓的茶,仔细伤胃。“

一面说着一面开了门唤了人,让备些吃食来。夏启只默默看他动作,并不言语,待到姚恪回桌前坐了才道,“我有事与你说。”

姚恪点头,也不催促,夏启又迟疑了片刻方才道,“聂远录前些日子派了亲信来。”

“这是好事,殿下不一直等着吗?”姚恪淡淡应一句,语气也不见得欣喜,又问,”太尉可是提了什么条件。“

夏启嘴唇微动,却并没有出声。姚恪见他踌躇至此,心中已隐隐有了些猜测,只是不肯信,非得要夏启亲口说出来才是,果然,僵持了片刻方听夏启道,“联姻。”

姚恪只觉心下一空,像是魂魄都被短暂抽离了,却也很快回过神来,面上丝毫也不显,“倒是听闻太尉有个妹妹。”

夏启并不答话,只是看着他,两人诡异地僵持片刻,姚恪又道,“殿下长我两岁,也过了十九了。若非时局动荡,早该娶妻生子。现在太尉既然有心,他若此刻出兵相助,胜算便多了几分。届时天下太平,殿下再迎了新妇过门,臣也可向殿下讨一杯喜酒喝。“

他话音未落,夏启却忽然大怒,起身将衣袖一拂,将茶盏全扫在了地上。

姚恪抬头看他一眼,喉结微微一动,又蹲下去捡地上的碎瓷,“殿下何必气恼。臣虽愚钝,太尉此番打的什么主意,却也能略猜出一二。只是他若真想借此成事,总还得再等上几年,殿下心中有数,也可步步防备着,并不会真的就为他鱼肉。不管怎么看,就此刻而言,答应联姻的确是上策。“

他声音不高,最后一句更是细听方能听清,夏启却冷笑一声道,“上策?”

姚恪不再言语,又听夏启道,“聂远录拿的什么主意,我自是清楚,难道我心烦只是为了这个吗?”

“殿下为何心烦还重要吗?!”姚恪紧紧握着手中的瓷片,低头不看他,“于聂远录而言,殿下并非他唯一的选择。于殿下而言,这是胜算最大的一条路。如今手中兵力三万有余,尚不落下风。可我虽只管军事,却也知道,亓州每年所纳税赋不多,这些年的银钱几乎都靠私下贩盐所得,纵然殿下处处周旋,如今战乱一起,盐路也断了大半。没了进账,军饷,粮草又处处都是开支,这场仗若不能尽快结束,再拖下去,变数就大了。殿下这些日子见了多少人,其它的法子只怕也想了,有得选吗?娘娘去得无辜,宋氏一族还在边疆受苦,殿下没有退路,亦不能输。“

姚恪的手被瓷片锋利的边缘割开了极深的口子,血液顺着他的指尖落在冰冷的地上。夏启让人拿了金疮药和棉布,并没有像过去一样亲手替他包扎,只是将药箱搁在了姚恪身侧。

姚恪拿了药粉往伤口上撒,像是不觉得痛,眉头也不曾皱一下。夏启留心去看他的手,手腕处也是经年的旧伤。他低垂着头,脖颈露出来,却也有丑陋的疤痕一直绵延进藏青色的衣领。

姚恪将伤口随意地缠上,总算探头看向夏启,“太尉的人来了五日了,殿下这几日劳碌,想是其它各种法子也都想过了,便是不能如愿,也不是殿下之过了。”

夏启垂首不言,也不问他如何知晓。就算宋宜西去之时,他也未曾有过这样颓唐之态,姚恪见他眼下泛青,想来是几夜未曾安枕,忍不住心中一阵酸涩,放缓了声音道,“殿下今日叫我来,想是已经思量好了。若是没有,便由臣提前向殿下贺喜,也算是逾矩替殿下拿了主意。“

姚恪一席话说完,似也是疲乏不堪,在椅子上坐了,夏启仍是默然不语,忽听又有扣门声传来,是吃食送来了。侍女摆了碗箸,放下食盒又退了出去。姚恪揭开盖子,却见里面放着的,竟是几碟小菜,并一瓦罐的荷鼻粥。

傅宁辞便是隔了千年的光景,置身雾气之外也能感觉到气氛的凝重,简直不忍心再看下去了,把手机掏出来反复地滑。容炀侧过头去看,是曾豪轩整理的材料,大概又发了电子版的过来,屏幕的亮光照着他的侧脸,傅宁辞翻着又皱起眉,想一想还是又给苏姚姚发了条信息,让她手下有个轻重,要是情况能控制,还是把姚恪带回民研局,千万别像她从前一样,当场就杀了。

姚恪愣了片刻,还是拿了瓷勺先给夏启盛了,“殿下用膳吧。”

“你陪我用一点吧。”

姚恪依言盛了一碗,见夏启面色并无波动,只当他忘了,却听夏启慢腾腾喝了勺粥道,“你那夜不该来。”

姚恪手上的伤似乎这时方才痛了起来,一时竟连勺子都握不住了。

夏启却低笑一声,“你不该来,母后不该接了你入宫,我亦不该生在帝王家。”

他脸色发白,眼角却已然红了,只是并没有泪落下来。

“痴儿稚子才说这些话,殿下不该。”姚恪缓了片刻,伸手替他夹了一箸青笋,也知他并没有心思吃,只是放在碟中。

“终是我对你不住。”隔了半晌,夏启低声道,又道,”只是有句话你说得不错,我心下已经有了主意,如今还同你说这个,实在是我惺惺作态。“

“殿下何苦又说这些话来?”姚恪淡淡道,一只手却在暗处捏成拳,直把指甲往伤处掐去,“今日果,往日因。一步步都是我自己选的,并无人逼迫,便是到了今日,臣说一句肺腑之言,也绝无半分悔意。“

“是吗?”夏启将那片青笋夹起,又放下,良久轻声问,“你若是当真无悔,又何苦句句称臣?”

姚恪嘴唇动了动,轻轻咬了咬牙道,“臣追随殿下至亓州,为的是助殿下成事,如今眼见大业将成,何悔之有?!”

夏启将他话里话外的意思听得分明,好半天慢慢立起身子,只是看向他道,“是了,你尽了你做臣子的本分,我也尽我做主君的责任。至于旁的,原也没有什么。“

这些话本是姚恪逼出来的,现在当真听见了,也只是缄默了半晌,伸手去摘腰间挂着的那枚玉佩。夏启却忽然按住了他的手,只是自己的手却颤个不休,好半天才止住。

“留着吧,既然给了你,便是你的了。“夏启不避不躲,看着他的眼睛,终是唤了一句子恒,”我此人,此身,事事难由己,唯有这一点,是自己的心意。我知你不愿,却还是想再自私一次,央你留着它,也就当是成全我了。“

他言语中竟带了丝恳切的意味,姚恪半晌,轻轻点了点头。

如果您喜欢,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