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舊街的愛情 — Chapter 2 欠一個勇敢(5)

历经一场无疾而终的恋爱後,向来懒散度日的兄长一夜长大。虽然看上去仍和过往一样没个正经,但有那麽几次,当叶子夏偶然捕捉到他的目光,总能看见那双如同黑曜石般的瞳眸深处,那抹她一度以为不可能在哥哥身上看到的,名为成熟的光采。

表面看来,一切好像都没变;然而叶子夏心里明了,早就什麽都变了。

没有人能一直保有孩童时期的无忧无虑,哪怕叶向阳依然每天扬着那个开朗到近乎欠揍的笑容,但他生命里的某些部份,已经永远都回不来了。

这样的改变到底算不算是好事,叶子夏无力去厘清。因为很快地,十二岁的她就被迫面临另一场更庞大,也更可怕的家庭风暴。

叶子夏那时正就读国中,满脑袋就是放课後要去社团,抑或翘掉和同学去逛街之类的琐事,生活中遇过最恐怖的关卡,也不过是考试考差了怕回家会挨骂。但谁也没想到,变故竟在一夕之间倏然而至,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毁掉了她原以为会维持更久的平静。

事件发生当天,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上学日,连天气都没有半点异常,别说是狂风暴雨,连小雨都没有几滴,即使用「风和日丽」来形容都不为过。可就在那一天,她於上课途中被叫出教室,接了一通来自父亲的紧急电话,听到了一个和「风和日丽」完全扯不上关系的消息。

那通电话很短,只用三言两语交代了事情的始末,而她甚至还来不及作出什麽反应,对方便先她一步挂线了。当时陪在身边的老师还很忧心地再三追问,她却只能拿着已然结束通话的话筒,呆呆地站在原地。

她想,她该跑的,她该马上跑去医院,或至少也应该给父亲回拨个电话,问清楚各种细节;但不管她再怎麽努力,脚步就是挪不开,耳边不断徘徊,只有父亲如同过往一般低沉磁性,却无以再让她安心的嗓音。,

尽管外面的阳光依旧灿烂明媚,她的世界却好像顷刻落了一场倾盆大雨,冲刷掉她所有天真的「我以为」。

老师苍白的安慰言辞,她半句都没听进去,就感到头颅莫名地重,晕眩感一波波地袭来,她只觉眼前天旋地转,最後终於没能承受住压力,双脚一软,当下就晕了过去。

说是晕倒,但也不过是短暂的昏厥,才几分钟不到就醒了。然而把她扶到医务室的两个老师显然没注意到这点,就站在她床边上讲话,也没回头看她。

虽然人是醒了,可是意识还有些模糊,加上之前得到的讯息实在太震撼,她乾脆就不出声,阖上双眼,想让自己先冷静一阵子再说。

无奈的是,眼睛是闭上了,耳朵却不能选择性聆听。

那两个老师都是女性,平日闲着没事也会照顾些盆栽、喂喂小狗,算是有些同情心。知晓她家里的事,也都唏嘘不已,言谈间亦满是惋惜,但她听在耳内,却没有半分被慰藉的欣慰感。相反地,若不是全身乏力的她实在身不由己,她真想坐起来,对她们大吼,求她们不要再说下去。

其实待她长大後想起这事,倒也有些过意不去。毕竟她心里清楚,老师们也没什麽恶意,就是遇到些事,彼此感慨感慨罢了。但当年的她终究只有十二岁,根本没有足够的心智去理解这些,她只是很难过也很生气,不想,不愿,更不敢面对她们口中的真相。彷佛只要捂上双耳,时光就会倒流,带她回到安好无虞、没有烦恼的从前。

这种想法真的很幼稚,但她必须这麽告诉自己,才有勇气从深邃的黑暗中睁开眼睛。因为如果不这样自欺欺人的话,她不晓得自己怎麽有办法面对母亲突然去世的事实?怎麽有办法参加母亲的葬礼?怎麽有办法出言安慰父亲?

整整半年多的时间,叶家都沉浸在悲伤的氛围里,被一片愁云惨雾笼罩,怎也驱散不掉。

那真是叶子夏出生以来最难熬的一段日子。纵使父兄都努力在她面前营造一切都雨过天青的假象,但两人平日里直白惯了,想骗人也骗不过来。

有时她不经意路过书房,会看见叶以钧手执他们一家四口的合照,一言不发地看着,一看就是三四个小时;而年仅十八岁的叶向阳就更不会掩饰了,好几次都被她逮到他偷偷抹眼泪的样子,只是事後总死不承认,硬说是花瓶里的沙子进眼了,也不管自己的理由究竟有多牵强。

无可否认,母亲的过世让他们家出现了缺口,而他们每个人都心知肚明,这事所造成的伤害,即使经年累月,也无法轻易被弥补。

旧街处处都是与母亲相关的回忆,看到面包店,她会想起小学时,母亲带自己去买早餐的画面;看到书店,她会想起母亲每年为她在各家书店中奔波,帮她寻找合用教科书的认真;看到照相馆,她会想起逢年过节,全家一起来拍照的情形……

日子一天天过去,她渐渐习惯了没有母亲的生活,但母亲忙碌而瘦弱的身影,却始终不曾在她记忆中淡去,反而随着时间流逝而越渐清晰。

意识到这一点以後,她终於慢慢明白到,为什麽当日她问哥哥会不会想离开旧街时,他会那样回答自己了。

纵然伤心,纵然痛苦,却也舍不得抛弃。虽然曾经发生很多不开心的事,但一切的快乐却也是从这里开始的。对於在此地长大的他们而言,旧街就是这样的存在。而如果不曾拥有那些过去,她又怎会成为现在的叶子夏?

旧街就是她成长的摇篮,无论她长成了什麽样的人,又到过多少地方,她都无法忘记这里,这个把她呵护着长大的家……

如果您喜欢,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