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狮子与太阳(1V1甜)--颁奖典礼

【Chapitre57 - Cérémonie de remise du prix】

居然还卖关子!陆冉轻哼:“你不说我也知道。”

她一轱辘爬起来,从包里掏出手机,发微信问彭丁满:【你老板在搞什么副业?】

彭丁满秒回:【副业不就是跟你谈恋爱吗?他哪有时间搞副业,忙都忙死了。】

陆冉不信这个邪,又问钟尧,钟尧把“副业”这个词理解错了,像个老外婆一样唠叨:【陆秘你不要多想,我发誓沈铨下班后所有的时间都贡献给你了,这小子要是敢出去找别的女人,我打断他的腿!】

同样的问题抛给谢北辰:【副业?卖艺还是卖身?别让我知道他去学慈善家搞什么基金会,糟蹋这三年辛辛苦苦挣来的利润!等我回去就查一遍公司的账,他要是敢拿公司的钱搞副业,我就造反。】

陆冉无语凝噎。

这件事他身边居然没人知道!

沈铨这个锯嘴葫芦口风也太紧了吧!

她长长地叹气。

学校里的几十个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在五到十一岁之间,大多是孤儿或弃儿,在这里上学不花一分钱。但学校不是公立,这意味着所有生活开销以及老师的薪酬,都要落到赞助商头上。这不是投资,是收不回本的慈善。

第二天是周日,九个老师和伊琳娜都在学校准备下午的活动,陆冉见到了阿莉亚的班主任,也就是校长米歇尔·帕利女士。

米歇尔是法国出生的S国裔,五十来岁,长着一张略胖的宽脸,谈吐风趣和蔼。她以前在首都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工作多年,颇有人脉资源,除她之外,其余都是流动教师,资质奇佳,可谓是知乎水准,常春藤遍地走,法澳本科不如狗。

现在选拔志愿者的标准都这么严格吗?陆冉觉得自己要是进来,只能进食堂给小朋友打饭。她看了过往的教师名单,发现沈铨搬了一窝又一窝学弟学妹,妥妥的西非人贩子。不过她并不意外,沈铨的游说功夫一等一的好。

四点半,楼后的小礼堂布置完毕,孩子们穿着校服坐着等候,教养很好,不吵不闹。沈铨去火车站接人,还没回来,陆冉坐在第一排,目不转睛地欣赏大屏幕上播放的手工艺品。玻璃画和木版画在非洲很常见,D市有个黑木市场,卖得很便宜,一千法郎就可以买一根二十公分长、五公分宽的木版画条,但图案远没有这么妙趣横生、丰富多彩——这些都是学生们的作品,每一幅都很适合挂在墙上做装饰。

挂钟敲响,校长上台致辞,下面的孩子都很乖,安静地坐着听讲,不多时礼堂里掀起一阵热烈的掌声,一位戴着黑礼帽、穿着燕尾服的白人老先生从大门走进来,长相神似肯德基爷爷,沈铨在前方引路。

陆冉的目光不由在那个酒红色的身影上多停留了几刻。

她第一次见他穿这么出挑的颜色,西装外套把腰身修得恰到好处,配上熨得一丝不苟的雪白衬衫,风流中透着一股不可亵渎的清贵。那张面孔逆着光,金袖扣在交错的暗影中明灭闪烁,如横空破云的星辰。

沈铨迎着如潮掌声走向舞台,他不是今天的主角,却轻而易举吸引了全场视线,如同一把气势逼人的利剑,所向披靡,挥斥方遒。

却在望向她的刹那,眉峰轻舒。

锋芒入鞘,山海皆平。

“感谢沈先生和校长女士的邀请,很荣幸来到姆布尔与大家见面。”肯德基爷爷绅士地对两人点头,开口冒出一串梆硬的德语。

“我们的学生英文很好,您可以直接对他们说,语速请放慢些。”沈铨低声从德语切换成英文,礼貌地站到一旁。

“哦,好的。”肯德基爷爷目露惊讶。S国是法国前殖民地,会英文的孩子很少,没想到这所学校的教育这么与国际接轨。

他清了清嗓子,“小姐们,先生们,下午好!我是G&B拍卖行的总经理史蒂芬·米勒,也是这次义卖活动的负责人。现在我要宣布一件值得庆祝的事——这次义卖会,B-612儿童教育组织提供的一百件艺术品全部卖出,共获得八十万欧元收入。特别要声明的是,其中有件玻璃画经G&B推荐参赛,在昨天荣获了联合国举办的Sapling全球儿童绘画大赛非洲区银奖,我对此感到非常骄傲!”

G&B是德国一家赫赫有名的拍卖行,每年举行春秋两次义卖会,对于援助对象的筛选很严格。陆冉去慕尼黑看过一次展览,对那些大众能够欣赏得来的艺术品有深刻印象,没想到米勒先生贵为总经理,会亲自来S国和学生们互动。

学生爆发出欢呼,老师们临时才知道这个彩蛋,高兴地互相拥抱。伊琳娜用纸巾擦拭眼角,对陆冉说:“我觉得我的工作特别有意义,真是太感谢Ethan给我这个志愿机会了!”

米勒先生指向身后大屏幕上获奖的玻璃画,“多美丽的作品啊,我们的小画家在场吗?请到我这儿来,发表一下获奖感言吧。”

幻灯片的镜头放大,那是一张直径约四十公分的大圆盘,表面盖着一层玻璃,盘子上用紫红、橘黄的水粉绘制出广袤的平原,一头瘦弱的白犀牛趴在皴裂的土地上望着夕阳,眼角坠着一滴泪水。它身旁有两个衣衫褴褛的小黑人,头大如斗,腹胀如鼓,一个拍金贝鼓,一个敲悬挂着葫芦的巴拉风琴,卖力地为垂死的犀牛演奏,厚嘴唇挂着生气蓬勃的笑容。

这幅“对牛弹琴”,一亮相就抓住了陆冉的心。它是非洲千百年来人文精神的具象化,这片大陆饱经苦难,伤痕累累,却仍保持着令人惊叹的乐观和生命力。

“苏莱曼·迪亚涅先生,我记得您在五年级。”沈铨清晰地念出圆盘右下角的落款。

掌声一浪高过一浪,第六排最右边的男生慢慢站起来,不敢相信地瞪大眼睛,而后发出一声激动的大叫,像只矫健的小豹子冲上台子,结结巴巴地道:“是、是我!苏莱曼·迪亚涅在这儿!”

“嗯,我们看到了。”米勒先生笑道,“苏莱曼,奖金有五万美元,也就是三千万西非法郎,你能告诉我们打算怎么花吗?”

“三千万!”苏莱曼被这个数字惊得半天回不过神来,抬头望着他,声音颤抖,“先生,我……我真的挣了这么多钱吗?”

“当然。”

苏莱曼又发出一声大叫,还抱着脑袋蹦了两下,台下的人都笑了。他拿过话筒,用口音很重的英文说:“我想用两万美元给我弟弟治病,他在医院里,每年都要开几次刀。另外的三万美元,我要交给沈先生,让他存到B-612的账户里,无论是给学校也好,给绘画工作室也好,三万块肯定能帮到更多人。”

他的眼眶盈满了晶莹的泪水,因为比其他学生年长,恢复平静后有种小大人的成熟稳重,“我爸妈去世之后,我和弟弟被原来的学校赶了出来,四处流浪,后来一个无政府组织收留了我们。他们说我画画不错,可以加入组织,挣钱养活自己。

“这个组织是一个做花生贸易的老板出资建的,他是个善良虔诚的教徒,但真主没有眷顾他。这几年萨赫勒地区的极端气候越来越频繁,雨水越来越少,老板的花生公司倒闭了,我们低价卖画的利润根本不够三十几个人吃饭,组织眼看就要解散。三年前的二月十八号,沈先生来姆布尔看厂子,顺便到村里看了我们——我不知道他为什么对一个穷到揭不开锅的组织有兴趣,他和老板只谈了半天,老板就把所有人交到了他手上。后来,沈先生在市区办了一所小学,第一批学生就是组织里的十多个孤儿。”

台下零零散散站起学生,有男有女,头发梳得整整齐齐。

“现在的B-612包括一个绘画工作室和一所私立小学,本来快要饿死的青年艺术家有了销路,他们不必为市场制作千篇一律、质量低劣的作品,可以在工作室里完成梦想;本来无依无靠的未成年人可以免费接受教育,我从来没想过自己能用英文站在台上说这么多话。

“沈先生是第二次来学校,上一次还是这栋楼翻修竣工的那天。我知道他工作非常忙,平时这边的事都交给别人管,我一直没有机会向他表示诚挚的谢意。我们今天获得的一切,都得益于沈先生和其他赞助人为艺术和教育做出的努力,我很高兴能遇到他这样的人,也很高兴有机会成为他这样的人。”

苏莱曼哽咽说完,朝沈铨和老师们深深鞠了一躬。陆冉的眼睛也有些湿,感情充沛的伊琳娜早就哭得用完了一包纸巾。

米勒先生摘下礼帽,向沈铨弯了弯腰,“沈先生,您邀请我来的时候,可没有告诉过我这个感人的故事。”

“G&B每年会接到上百个贫困地区的义卖申请,在这种情况下,艺术作品本身的独特性才是赢得竞争的关键,不是吗?”沈铨笑道,“如果您对绘画工作室感兴趣,我会安排您去参观,让其他股东和您谈一谈后续的合作。”

“您真是个精明的商人!”米勒先生感叹,“唉,我倒希望世界上多一些像您这样精明的人呢。”

沈铨接过话筒:“我会将义卖得来的八十万欧元和迪亚涅先生捐助的三万美元存入机构账户,资金的分配由股东和教师商议决定,教师提案部分包括学生建议。”

麦克风拿在他手里,就像优雅的勃艮第酒杯,酒不醉人人自醉。陆冉一眨不眨地看着他,如同凝视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子,认真极了。

————————————

沈·西非王多鱼·铨

拍卖行和奖项我编的

明后天是本文最passion的车,省着点看

如果您喜欢,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